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 20240260 号提案的答复
- 索 引 号: 010884970/2024-20847
- 发文机构: 武汉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
- 发文字号: 无
-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含住房)
- 成文日期: 2024-07-24
- 发布日期: 2024-09-10
- 有 效 性: 有效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实施汉口历史风貌区城市更新,打造世界级人文滨江空间,助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武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建议收悉。我局高度重视,会同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市机 关事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商务局、市投资促进局对议案内容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您的建议对于加快推进汉口历史风貌区的保护改造,助力打造武汉对话世界的文化旅游地标和世界级人文滨江空间具有积极作用。
一、基本情况
为加快推进汉口历史风貌区保护建设,2023 年 7 月,我市制发《武汉市推进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利用工作方案》,明确未来 3 年工作目标,围绕“建立一套高规格协调机制、编制一套保护利用规划、完善一套配套政策文件、摸索一套管理办法、创新一套运营模式、打造一支运营团队”的“六个一”工作措施,开展保护利用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建设工作专班,统筹全市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利用工作,建立了研究会商、信息通报、专题调度、跟踪督办等工作机制。二是优化规划编制。积极推进汉口历史风貌区内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等 6 片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现已完成区内审查,拟提交专班审核后报市政府审定。三是完善配套措施。我市出台《武汉市支持首店首发经济的若干措施(试行)》《关于做好城市更新中保留建筑不动产登记的若干意见(试行)》等配套政策,为创新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利用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四是强化资源利用。开展全市历史建筑摸底调查,了解和掌握困置历史建筑现状,将闲置历史资源活化利用工作纳入相关区年度绩效目标,推动历史建筑活态传承。五是推进项目建设。目前,中组部旧址陈列馆展陈项目巳完成修缮及展陈施工,保元里项目已竣工开街,民众乐园项目已建成营业,武昌古城昙华林三期已建成开街。六是创新运营模式。深入挖掘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青岛路片和昙华林片等历史文化风貌街区的文化内涵,引入新商业业态,推动街区业态升级;加大对头部企业招商引资力度和老字号品牌扶持力度,引导街区商业集聚。
二、办理情况
(一)关于加强市区联动的意见
为加强全市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利用工作的组织领导,2023 年 6 月,我市成立了市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建设工作专班,建立了市区联动的统筹协调工作机制。2023 年 12 月,市城乡建设、文旅、房管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优 秀历史建筑改造修缮工程、不可移动文物(建筑)消防工程消防审验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内优保建筑修缮项目消防审验的具体流程和有关要求。2024 年 6 月,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联合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印发《关于做好城市更新中保留建筑不动产登记的若干意见(试行)》,有效解决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内文保、优保类项目在建设、审批、确权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保留建筑功能活化及历史文化风貌街区改造升级。
(二)关于做好平衡统筹的意见
为落实省、市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有关部署,加快落实《武汉市城市更新行动方案》,2023 年 8 月,市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中心城区更新单元申报及审批流程》,明确了更新单元资金平衡方案的有关要求。根据市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位于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内的城市更新片区,由区政府统筹片区内多个更新项目实施主体,按照“全要素、全周期平衡”的原则,对资金平衡实行动态监管和长期监管;支持区政府在更新单元外引入异地平衡资源,会同投资、实施主体按程序要求完成相关调整。
同时,市商务局制定《推进历史文化风貌街区招商运营工作的实施方案》,出台《武汉市消费促进活动专项资金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大招商推介力度,通过举办《江城往事》沉浸式街区实景互动、开展武汉“老字号嘉年华”活动、举办武汉樱花市集和非遗市集等系列活动,焕新汉口历史风貌区文化名片。
(三)关于优化资源配置的意见
2023 年,按照市政府工作部署,市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建设工作专班组织市机关事务局、武汉文旅集团,对沿江大道片区(江汉关--长江二桥)历史建筑资源闲置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拟根据房屋权属和使用性质,研究闲置历史资源分类腾退、资产划转及活化利用的方法和路径,制定切实可行、合理有效的保护利用方案。市机关事务局以上述工作为基础,启动了沿江大道沿线相关市直机关办公用房腾退搬迁工作。目前,一元路 5 号原市档案馆办公楼已腾退完毕,并整体移交武汉文旅集团盘活利用,用于建设汉口历史风貌区国际招商中心。现正在加快推进市发改委、市委网信办、市商务局机关办公用房搬迁工作,拟腾退后盘活利用,助力汉口历史风貌区功能品质提升。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健全高效协同的工作机制。结合城市更新示范城市试点工作,建立城市更新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利用协同高效的管理机制;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强市区之间、部门之间的协作联动;完善专家库制度,充分发挥专家决策咨询作用,健全一体化决策、实体化运作、项目化推进的工作机制。
(二)优化完善街区保护利用规划。督导各区年内完成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等 13 片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明确街区的历史文化价值,制定历史建筑、传统街巷及景观环境的保护要求和措施,推动及指导街区的功能更新及活化利用。
(三)出台配套政策文件。研究起草《关于促进我市优秀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的实施意见》,建立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利用建设项目联审机制,探索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利用项目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税收减免、市区财政补贴(或奖励)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利用工作。
(四)强化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积极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运营模式,开展困置资产盘活利用。加快推进行政事业资产划转工作,全面盘活闲置资源,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益,实现专业化、市场化运营和管理,推动汉口历史风貌区历史建筑资源的活化利用和市场价值提升。探索不可划转资源的委托经营管理,探索采取合作经营方式开发利用,积极协调推动军队、宗教房产困置资源利用,推进汉口历史风貌区城市更新顺利实施。
武汉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
2024 年 7 月 24 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