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 无障碍

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 20240246 号提案的答复

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 20240246 号提案的答复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红房子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开发建设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我局会同市文旅局、青山区人民政府、市自然 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对议案内容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感谢您对我市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该建议对当前青山红房子片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客观准确的分析, 提出的“编制规划,加快项目建设工作”“创新利用,延续城市文脉传承”“整合资源,助推文旅产业发展”三条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对促进青山红房子片历史文化风貌街区的开发建设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一、工作情况

(一)关于“编制规划,加快项目建设工作”的意见

2006 年 9 月,“八街坊”经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我市第三批二级优秀历史建筑。为更好地彰显我市历史文化名城和青山红房子片区特色,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先后组织编制了《武汉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6 年)、《青山红房子历史地段保护规划》(2007年)、《武汉市紫线专项规划》(2008 年)、《武汉市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规划》(2011 年)、《武汉市主城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体系规划》(2012 年)等规划,青山红房子片划定为历史地段、二级工业遗产。2022年,武汉市启动新一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将成片保护红房子片具有较强建筑特色的街坊,恢复其历史风貌,展示“一五”时期工业城的历史特色;以环境整治、功能置换、协调建设等手段保护城市肌理与街坊道路格局,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整体提升区片功能。

目前,青山区人民政府正在按照 2023 年《武汉市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及利用规划编制细则》有关要求,重新编制红房子片历史地段保护及利用规划。根据历史文化价值,将“红房子” 保护建筑细分为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并分别明确其保护要求;按照保护更新原则,严格保护“囍”+“行列”的几何空间肌理,修缮“红房子”建筑,不断激活片区活力。同时,我局正在组织开展优秀历史建筑“八街坊”测绘建档工作,真实记录历史建筑的现状信息,明确建筑日常使用、维护和修缮的具体要求, 为建筑的日常监管和活化利用提供依据。

(二)关于“科技赋能,激活文化遗址活力”的意见

青山区人民政府正在组织推进红房子历史保护地段建设实施工作,深入开展“红房子”历史文化研究,探索以用促保新模式。2016 年,青山区对 8、9 街坊“红房子”内居住的居民进行了征收腾退。2019 年 10 月,武汉华侨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竟得青山区 8-11 街坊(含“红房子”8 街坊、9 街坊)地块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2023 年 6 月 2 日,青山区人民政府邀请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国家文物局数据中心)指导开展“红房子”保护利用工作。先期启动实施了 8 街坊内原钢城三小“红房子”教学楼的修缮改造,建成红坊创意中心,成为区域文化体验的地标与网红打卡地。

在青山区人民政府的指导下,武汉华侨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巳初步编制完成红钢城 8-9 街“红房子”保护修缮工程设计方案,即将开展方案报批等工作。该方案依托红房子历史地段,打造当代工业文化展示及工业设计平台,注入文化创意设计、旅游服务等公共功能,引导城市功能转型和重要特色空间打造,集中展现青山区钢城文化与城市蝶变转型,塑造工业文化的城市记忆。

(三)关于“整合资源,助推文旅产业发展”的意见

根据青山滨江重点功能区实施性规划,红房子历史地段是长江右岸城市亮点片区的核心文化节点。市文旅局将打造青山“红房子”亮点片区作为“两江四岸”文化和旅游功能提升的重要举措之一,已纳入《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以“一链一印两章两坊”(一链是红线公园景观、一印指邻里中心•商业、两章指临江商务塔楼、两坊住宅生活区)为中心,保留武钢囍印肌理,传承工业文化记忆,打造国家工业遗产复兴典范城区。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青山区人民政府将全面整合区内工业文化资源,以全域旅游为抓手,以“红房子”活化利用为契机,推动“红房子”与“武钢一号高炉、青山热电厂等工业遗产融合发展。持续打造核心景区景点,设计精品主题旅游线路,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文旅产品业态,健全全域旅游综合服务体系,加快建立以工业文化旅游为龙头,多种文化主题旅游产品为补充的全域旅游发展体系,擦亮青山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助力“红房子”工业文化可持续发展。

武汉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

2024 年 8 月 2 日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